按照惯例,ITER会议的第一天会安排一次学术交流论坛。
不仅参与项目的内部人员,包括外界机构和学校的研究者也可以参与。
通常会请到一些聚变领域比较有声望的学者做报告。
算是整个议程中最“热闹”的部分。
当然,开放程度高,往往也意味着没什么干货。
所以黄知涛原本算是乘兴而来,还特地带上了笔记本和录音笔。
结果才听到第一场的末尾,就已经把笔帽给扣上了。
“方老师,这不太对吧?”
总算挨到茶歇时间,他如蒙大赦般地松了口气,转头看向旁边的方鉴明:
“怎么全都是些政策性的东西,甚至连跟ITER有关的理论部分都没有……”
工程上的具体细节当然不指望能在这听到,但一个托卡马克的发展历史讲了四十多分钟,聚变能的应用前景又是将近半个小时,实在是在挑战黄知涛的耐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