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在JF14建成并投入使用之后,关于更新一代超高速风洞的开发工作就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只不过,物理所的大多数资金和人员,甚至包括负责风洞建设的姜宗霖本人在内都被常浩南“挪作他用”,所以后续代号为JF-NG的研制任务只能由于鸿儒院士牵头执行。
作为师从郭永怀先生的华夏第一代风洞专家,于老院士的能力和经验自然没得说,但毕竟是个跟杜义山一辈的老人,即便再怎么有发挥余热的意愿,生理规律也决定了精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不上年青一代。
更何况,JF14已经达到了爆轰驱动激波风洞的性能极限,因此新风洞不可能是简单放大的产物,还需要更加优化的超高速流场、更高精度的极端环境测量、更高强度的驱动方式……
而这些都需要华夏技术实力的整体提升才能实现,绝非物理所或者科学院的一己之功。
总之,直到眼下的2009年末,新风洞都还处在图上设计阶段,纵然上级已经承诺增加投入,但工程上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
因此,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常浩南仍然需要基于现有设备对吸气式高超音速飞行器展开设计和测试。
好在JF14与目标参数之间的差距不大,常浩南也不可能马上就凭空变出一个完整的整机方案。
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
怀柔科学城的夜晚从来不会真正黑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