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主任接过柳晨晨递上的热茶,顺势问道:“常院士,您个人对电动汽车未来在整个交通体系中的定位,有怎样的预判?”
常浩南几乎是立即给出了一个回答:“在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完全、彻底地取代传统燃油车,但应该占据相当大一部分市场份额,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和燃油车势均力敌。”
“常院士的分析,与我委内部基于最新数据的研判高度一致。”万主任脸上露出一丝赞许,随即神色转为郑重,“实不相瞒,这正是我今天冒昧来访的原因。”
接着,他从包里抽出一份文件:
“科技委近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牵头制定《华夏新能源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5)》。核心目标是要依托我们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领域的潜在优势,构建起从上游关键材料、中游核心部件、到下游整车制造及配套服务的产业链条,引导和支持我国汽车产业实现真正的‘弯道超车’,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
常浩南看着手里沉甸甸的文件,心说这么厚的东西自己一时间也看不完,只好点了点头,称赞道:“立意高远,部署周密,非常棒的规划……所以,有什么是我能做的?”
万主任身体微微前倾:“这个计划还处在起步阶段,我们原计划是低调推进,打一个时间差,利用我们在电池材料等基础领域的积累和国内庞大的市场优势,悄无声息地完成产业链布局和技术爬坡,待时机成熟再向全球市场发起冲击。然而……”
他的语气中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常院士,您和张韬院士团队在单原子阵列催化剂上取得的突破性成就……已经将锂电池、将整个新能源产业,提前推到了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成为了全球资本和技术竞争的绝对焦点。”
他停顿了一下,终于问出了此行的核心关切:“我此来就是想听听您的专业判断和宝贵建议。在这种全球聚焦、强敌环伺的新形势下,我们这份旨在‘弯道超车’的规划,其成功的确定性……会不会因此大打折扣?”
常浩南听完万主任坦诚而深具战略眼光的忧虑,脸上反而浮现出一丝了然的笑意。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站起身:“万主任,您的问题,涉及未来产业竞争的深层次格局。光靠语言描述可能不够直观。如果您时间允许,我想请您移步,去看一点……正在进行中的工作。”
万主任眼中闪过一丝好奇,立刻起身:“当然,客随主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