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显然是个好消息。
“你自己更倾向哪一方?”常浩南的语气放松不少。
“常院士,说实话,我个人……或者说我们团队的操作习惯,确实对fei的设备和控制软件更熟悉些,之前那台验证机,就是拆了两台fei的老型号拼凑融合的,磨合起来也顺手。”
说到这里,电话那头传来孙飞一声轻微的苦笑,接着话锋一转:
“但现在fei自身难保,被赛默飞世尔收购几乎是板上钉钉,这种大型并购后的内部整合、人员动荡、供应链调整,没个一年半载根本理不顺,我们如果选赛默飞世尔,本质上就是选‘新fei’,效率上也不会有什么优势。”
这个回答非常巧妙。
看上去好像表态明确,但实际却并没有做出选择,规避了越俎代庖的风险。
“明白了。”常浩南倒是没想这么多,但他还有着另一个维度的考量,“你觉得,我们的选择,会不会对目前这几家供应商之间的实力平衡产生显著影响?”
“表面上看,如果赛默飞成功吃掉fei,确实会一跃成为体量和产品线最完整的巨头,日立和jeol紧随其后,delong的体量相对最小……但这是基于现有市场格局的强弱划分,在新的产业变革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孙飞的语气中也带上了明显的笑意,显然这种能决定其它行业巨头命运的体验相当不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