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韬院士脸上的笑容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惊愕和一丝苦笑。
他身后的博士生和研究员们也面面相觑,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
“常院士……”张韬深吸一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无奈,“不瞒您说,我们目前所有的单原子合成策略,核心目标都还集中在如何高效、可控地制造出单一、稳定且高活性的单原子位点,顶多像刚才那样,尝试调控位点周围的局部配位环境,至于让它们在空间中形成规则阵列……”
他重重地摇了摇头:“实话讲,我们目前连精确观测单个原子在三维空间中的具体位置都做不到……就算目前已经有些思路,也根本没办法验证得到的产物到底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原子阵列……”
常浩南瞬间意识到,对方正和自己面临着完全相同的困难。
这反而是好事。
“张院士!”常浩南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和不易察觉的兴奋,“如果我说,我们正在解决表征的问题呢?”
“嗯?”张韬和实验室众人瞬间竖起了耳朵。
“我们联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正在开发一种全新的显微成像系统。”常浩南语速加快,“它能够将透射电镜的高分辨结构成像能力,与原子探针的原子级成分和三维位置信息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材料内部原子在三维空间中的精确位置和化学身份的同时确定……”
“……”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张韬:“预计在未来12到18个月内,我们就能推出工程样机,甚至是初步的商业化产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