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影上清晰地列出要点:
“第一,样品制备冲突。TEM要求超薄(纳米级)薄膜或薄片,APT要求尖锐的针尖状样品……”
“第二,视场与信息源差异。TEM观测的是整根针尖(或薄膜特定区域)的二维投影结构,而APT收集的是针尖顶端的原子逐层蒸发数据。二者观测的‘位置’和‘尺度’存在根本性错位……”
“第三,APT数据畸变。原子飞行时间受电场、邻居原子影响,位置重建算法对针尖形状的理想圆锥假设与实际形状偏差很大,导致重构的三维点云图必定存在显著局部畸变……”
“第四,精度维度矛盾。APT在深度方向,也就是沿针尖轴向的精度可达原子级,但横向分辨率,即垂直于针尖轴向较差,而TEM提供高分辨二维图像,但缺乏深度信息……”
“……”
常浩南专注地听完,脸上赞赏的表情更盛。
能在一晚上总结出如此详实的四项内容,这位孙研究员要么是能力超常,要么就是早考虑过类似的问题。
稍作思考之后,他直接开口道:“后面两个问题——APT数据的三维畸变校正,以及TEM二维高分辨信息与APT三维点云数据的融合校准,这正是我们火炬实验室最擅长的领域。”
尽管已经从饶志和那里听到过这位常院士的风格,但如此明确和坚决的表态,是孙飞过去很少见到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