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盛飞集团第三会议室。
椭圆形的会议桌周围,稀稀拉拉坐着十几名不同年龄的工程师。
罗洋站在投影屏前,身后的PPT显示着包括歼15在内所有主流舰载机,以及几种第四代战斗机的对比数据。
“……根据我们已经完成的基础研究,结合从达索方面获得的阵风M相关资料,基本可以确定鸭翼-大三角翼布局在着舰阶段必然面临迎角过大、安全冗余不足的问题。”
罗洋用激光笔指着屏幕上的示意图:
“另一方面,歼20的长度达到21.2米,基本与歼15战机相当,也无法缓解舰面空间紧张的问题,因此基本可以确定,歼20飞机不具备改为舰载型号的设计基础,海军必定要选择其它方案。”
他切换到下一张幻灯片,上面显示着一个没有水平尾翼……当然也可以说是没有垂直尾翼的飞机三视图。
坐在这里的众人都很熟悉——
当年参与四代机竞标的半无尾布局“雪鸮”方案。
“几年前,我们在''雪鸮''项目上投入了大量心血,虽然最终未能获得空军青睐,但它恰恰具备作为舰载机的诸多优势。”
罗洋详细解释着自己的思路,
“它的长度明显小于歼15,翼展则基本相当,而因为采用内置弹舱,不需要考虑机翼折迭机构的位置,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停放面积……另外,合二为一的尾翼在水平方向的投影角度很短,也省去了多加一套折迭机构的麻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