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运9在完成一部分试飞任务后就同步推向国际市场,确实是从当年立项时就考虑过的事情。
毕竟在眼下的这个时间点,速度更快、乘坐舒适性更好、运行成本也更低的双发涡扇战术运输机已经开始得到一些国家的关注。
而要说正儿八经的竞品,除了一个采用非常规设计的安72以外,就只剩下了隔壁川崎重工生产的c2。
靠着更大(相当于a400m)的体量,后者原本确实可以占据不小的优势。
并且日本方面也明显想通过这样一架军事用途,却没有任何武装的型号来打一打擦边球,为日后正式突破武器出口限制做铺垫。
然而好死不死,c2第一架原型机的机体在完成生产之后才被发现强度不合格。
造飞机又不像是造车,哪怕结构不合格也能糊弄糊弄过去。
于是只好回炉重造,原定在2007年首飞的时间表也彻底告吹。
至于真正落地交付,那就更是遥遥无期。
所以如果运9在2006年公开参展,则可以打出一个长达4-5年的窗口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