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期后,阎良机场。
时间已入初秋,从华北平原卷向关中大地的秋风飕飕地吹着哨子,空气中也不免带上了些许凉意。
不过,对于有气象需求的户外作业来说,每年的秋天往往都是赶进度的绝佳时间窗口。
上一世的常浩南搞风洞出身,基本就是在29基地和怀柔科学城两头奔波,很少体验到外场工作的艰苦。
这辈子,可算是全都找补回来了。
站在一座刚竣工不久的多功能机库里面,常浩南微微抬起头,远眺着正停在面前不远处的一架双发喷气式运输机。
飞机尚未完全断电,周围还站着十几名地勤人员,显然是刚刚降落不长时间。
这架编号为90002的运9原型机在机体结构和航电设备层面和前一架老大哥几乎完全相同,算是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梁绍修在当初画饼时就提出的“首飞即为完全体”的豪言壮语。
唯一的区别在于,02号原型机机翼下那两台涡扇发动机,尺寸大得甚至有些不太协调——
正是双发涡扇20。
由于中型运输机的载重门槛往往取决于货舱强度,因此相比于之前首飞时装备ps90a的早期状态,这一“满血版”运9的纸面最大装载量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保持为23吨。
但最大起飞重量却提高了超过10%,从原来的81吨增加到90吨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