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工建委已经完全脱离了军事组织的色彩,但毕竟还是从国防科工委老班子的基础上改组而来,中基层干部也只是在部委内部进行部分平调,基本维持了原来的运行架构。
因此,当要求集中上报研究成果的文件被发下去之后,下属各单位的反应还是相当迅速。
短短半个月的功夫,就有数百个相对符合要求的课题被申报了上来。
即便再排除掉一些明显是为了骗补贴而凑数的假大空项目,剩下真正有发展前景的也足有近200项。
不过,当常浩南又一次被李忠毅请到工建委会议室,逐条查看这些申报内容的时候,还是隐隐觉得有些头疼——
真正搞过研究的人都知道,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课题“有前途”和“能落地”还是两回事。
一项技术,从概念被提出到最终能够面向用户,中间涉及到的研究课题少则成百上千,多则不计其数。
而其中真正能够起到推动作用,可以被称为核心的,则可能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
至于剩下的那些,就好比买房子时候掏出来的零钱。
你肯定不能说它们没用。
但也只能算锦上添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