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阿联酋的投资计划,最后还是没能讨论出个一二三来。
但好在也没有就此搁置——
在2004年的国际环境下,能有这样一个对华夏比较友好,环境又相对温和的市场主动发出邀请,实在是非常宝贵的机会。
基本相当于一个新手村,可以让那些有“走出去”意愿的华夏企业不用一上来就面对地狱难度。
因此,常浩南和李忠毅最后商定的结论是,对此事暂不做大规模声张,先以四个装备工业司的名义,要求有关联的各企业和研究机构对近年来所取得的、以及短时间内有可能突破的成果进行汇总,看是否能够筛选出有潜力用于对中东地区投资的项目。
同时利用李忠毅本人过去在石油系统内的人脉关系,尽量争取对增量石油天然气项目的海外投资。
如此双管齐下,优先以展现诚意,稳住阿联酋方面的心态为主,待到未来时机成熟,再鼓励国内企业大规模出海。
不过,李忠毅对此还是有些不甘心。
在常浩南准备离开之前,又意犹未尽地问了一句:
“常顾问,真不能像之前几次那样,通过这个预警机项目实现航空产业领域的对外投资或者合作么?”
常浩南轻叹了口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