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王希博带队在法国开展工作的同时,常浩南也已经结束自己短暂的休假,回到了盛京。
涡扇10的部件级测试虽然还算顺利,但总归也是项目关键节点,他这個总设计师也不好一直当甩手掌柜。
尤其是风扇和高压压气机的部分,还涉及到他使用叶片分离流主动控制技术对扩压叶栅内涡结构进行精确利用的思路验证。
“到底还得是常总啊,实际实验得出的结果,跟设计方案的理论值,相差只有3.6‰,还不到5‰,简直是……”
“简直是神算呐……”
负责涡扇10抓总设计,以及压气机部分的十几个核心成员正站压气机测试台前面,看着刚刚被操作人员整理出来的报告。
海谊德看着结果一栏中25.16的升压比,语气中半是钦佩,半是难以置信。
之前在确定涡扇10设计指标的时候,常浩南就把总的升压比确定在25-25.5的范围内,以保证两种装机对象都可以在亚音速和超音速性能之间取得一个良好的平衡。
但正常来说,设计点的位置跟实际造出来的产品之间,还是会有一些差别的。
往往需要经过几次甚至十几次的迭代调整,才能真正实现想要的性能。
在之前的理论计算和设计阶段,海谊德倒也想过,以常浩南表现出的非凡水准,有没有可能减少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甚至实现一把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