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流形学习的算法开发工作告一段落之后,常浩南几乎在同一时间收到了两条消息。
第一条,来自大洋彼岸的新泽西州。
《数学年刊》的审稿结果出来了——
无需修改,直接发表。
按照审稿意见的说法,尽管论文在书写习惯和用词等方面仍然有一定提升空间,但相比于其内容可能对微分几何,乃至整个数学界所产生的影响而言,不应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这些无意义的细节上。
因此,编辑部决定将这篇论文插队刊载在下一期,也就是1999年第12期的数学年刊上,并将其作为当期杂志的封底。
最终的结果,属于意料之中。
不过,能如此顺利,以至于连小修都不需要,倒也算是个惊喜了。
毕竟这还是他两辈子以来第一次涉足理论数学领域。
当然,收到这封信邮件只意味着论文被接收。
这个年代还没有什么网络发表或者提前见刊之类的花样,想要看到论文,就只能等到11月杂志正式出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