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为了迅速改进工艺流程,为后面正式的批量生产做准备。
算是一种甲方行为。
对于用户来说,技术状态和后面的批次一般没有区别。
但歼10A的这个“预生产型”,所处的阶段还要更提前一些。
它已经完成了设计定型所需的一切测试,但却还没有正式签发定型文件。
相当于让用户再用一用,看看是否有试飞过程当中还没被发现的问题。
如果有,那么在设计定型之前还有最后一次查缺补漏的机会。
例如在原来的时间线上,首次交付的预生产型歼10就没有主动中距弹的使用能力,起落架舱门也是两片式。
跟后来真正的量产型有所不同。
所以后来又进行了一次回炉,升级成了正儿八经定型之后的技术状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