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华夏和外国企业做生意,中间的各种步骤相当麻烦。
甚至在很多情况下,真正面对外国企业的都未必是商人,而是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的官方人员。
这样虽然效率低了点,但情况基本脱离不了掌控。
可如今,企业层面的权限被大幅提升,尽管外贸仍然需要许可和审批,但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之间直接头对头。
于是不难想象,过去一年里由此产生的各种争端,数量比过去多了几个数量级。
然而,华夏毕竟才刚加入wto一年。
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处理这类争端的经验,只能被动挨打。
甚至连吃亏都不知道吃在哪。
面对这种情况,对外经贸合作部是比较麻爪的。
一方面,出于wto的相关规定,对于企业层面的事务,他们不方便直接出头。
另一方面,面对如此天量的问题,也不可能有足够的人手来一一处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