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1007号载机,则是双座型歼10AS的第一架原型机——
单座型的歼10A已经进入了小批量生产之前的最后阶段,实在腾不出手来做测试了。
况且这种还要看吊舱的测试任务,还是交给俩飞行员的飞机更合适一些。
对于试飞院来说,伺候歼10A的工作已经算是轻车熟路。
跟小步快跑,每个型号都有不同的歼11不一样,歼10的单双座型号之间技术状态几乎完全一致,搭配无需在维护过程中爬上爬下的下置机匣发动机,对于地勤人员来说体验非常友好。
十几分钟之后,613所的技术人员完成了对吊舱的最后检测和调试,与地勤人员一起,从飞机周围撤离。
作为“身宽体胖”之后带来的优势之一,歼10A的机体内有充足的空间安装一部辅助动力系统(APU),因此并非每次启动都需要电源车和气源车的辅助。
机舱内,位于前座的飞行员宁松涛按照手册,开始了飞机的自启动流程。
随着机背上的APU排气口舱盖打开,一团微弱的火焰从中喷出,涡扇发动机特有的尖啸声迅速由弱到强,传入现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发动机开始工作之后,1007号机的电气系统迅速启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自检流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