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同时从抽屉里掏出了一个笔记本,把常浩南刚才说的一些要点给记了上去——
解放军航空兵本身虽然也有中型运输机更新换代的需求,但是在手头已经有了近二十架各种型号的伊尔76,后续仍然有十几架伊尔76mf订单未交付的情况下,显然并不迫切。
至少换装优先级不可能高于歼11b和歼10a。
所以最好还是能通过出口实现快速回本。
在大型飞机出口这块,华夏其实没什么像样的经验。
虽然这几年也陆续签署过几笔运8f400的外销订单,但加起来也只有个位数的成交量。
这种面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军售,单个产品身上的利润本就不多。
每单一两架的生意真就是赚个吆喝。
当然运8改进型本就是短平快的低成本项目,赚吆喝就赚吆喝了。
可新机型那是要研发经费的。
虽说利用常浩南这些年累积下来的口碑,当然还有创造的价值,哪怕直接扶一个项目上马也并非难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