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浩南在涡喷14上面就采用了相同的做法,保证了歼8C不同高度和速度段下的性能兼顾。
“常总,我们第三代大推的涡轮前温度现在就设定在1200℃附近,对于咱们的材料学水平来说这已经是个不低的门槛了,要是再往上加……”
刘永全作为航发设计人员,自然也通盘考虑过这些问题,但看看旁边拿着笔头都没抬的常浩南,再想想涡喷14那边的事情,好像也没有那么不可思议。
不过迟疑了一会之后他还是开口道:
“再往上加的话,我担心整个项目的风险程度和进度失控啊。”
1200℃,已经是国际第三代涡扇发动机的主流水平。
要在短时间内造出耐热水平反超美利坚的涡轮盘和涡轮叶片,确实还是小有难度。
材料学这种东西,很难有什么投机取巧的机会。
华夏如今已经可以拿出跟ReneN5性能类似的镍基高温合金原材,但还是那个老问题,你要造东西,光有一块原材是没什么用的,对于每一种材料都还需要有后续加工处理等一系列配套研究,这些东西同样相当耗费时间和资源。
如果放弃目前手里已经有一定配套研究成果和工业实践经验的第二代合金材料,直接往第三代跳,那这里面的风险可就很很难说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