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些短腿米格到了同样国土广袤的华夏这边,却要承担起原本属于国土防空军的职责,因此燃油焦虑普遍非常严重,从歼5到歼7,华夏在改进这些型号时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就是“让我看看还有哪些地方能塞个油箱进去”。
到了设计歼8和歼10的时候,尽管基础航程已经没有那么可怜了,但设计习惯这种东西哪能说改就改过来,因此这两个型号还是都保留了一对没有专用数据接口的挂架。
在听到常浩南的顾虑之后,杨韦的回答跟前者的预期几乎差不了多少:
“4个挂架,两中两近,怎么都够用了吧……难道空军能有那么多导弹要挂上去?”
“应该还是保证基础航程比较重要……”
只能说,人终究不能认识到超出客观现实以外的事情。
在眼下的90年代末,这确实不能算是什么问题,因为此时华夏空军的任务仍然是单纯的保卫制空权不完全丢失,而且说实话,武器库里面也没那么多导弹给你挂,每架飞机保留4个挂架怎么看都足够了。
只是没有谁能想到,短短十几年后,华夏就会拥有一支攻守兼备的新型空军部队。
而到了那个时候,挂架不足的问题就开始产生困扰。
4个挂架对于空战来说勉强够用,但要想再兼任对地攻击,那就无论如何都不够分配了,于是作战单位只好拿出各种奇奇怪怪的不对称挂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