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0章 设计一个DSI进气道练练手 (1 / 10)

作者:十月廿二 最后更新:2025/7/2 22:55:25
        刚加入工作的年轻人,激情往往都是比较足的,更何况还是被常浩南亲自指点过方向之后。

        机头边条翼是个相对独立的气动组件,由于体积相对较小,因此在平飞或者低攻角飞行时,它会处在收缩状态,不会影响到飞机正常的气动外形,只有当攻角突破某一个阈值之后,才会启动并发挥作用。

        而这个过程显然不可能由飞行员手动进行。

        所以把这个阈值设定在何种位置,以及机头边条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多少时可以获得最佳的边条涡,就是留给林同鑫的“作业”。

        而至于孙惠中本人,则自然要负责更加主要的任务——

        在常浩南的指导下,完成对于高级教练机DSI进气道的设计和优化。

        作为一种完全不可调节的进气道类型,DSI进气道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只有一种构型,因此优化区间恒定不变,必须具备很大的优化区间宽度。

        矩形隔板进气道的最佳优化区间哪怕只做到0.01马赫都没关系,反正只要飞控足够强,都可以通过调整隔板位置保证进气效率始终处在最优状态下。

        但固定进气道如果做成这个样子,那稍微改变一下飞行速度,都会导致进气效率剧烈下降,甚至附面层无法被吹除,产生很强的进气畸变从而影响飞行安全。

        总之需要很高的设计水平和经验才能让使用DSI进气道的飞机达到令人满意的优化状态。

        况且十号工程作为在最高层挂名的重点项目,一举一动都会受到无数人的关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