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7章 通往高性能航发之路! (3 / 6)

作者:十月廿二 最后更新:2025/7/2 22:55:25
        “那确实值得等一等,未来甚至可以考虑用我们自己的技术继续反哺升级,并且它的核心机潜力很大,以后有条件了还可以继续在此基础上发展推力其它型号的发动机。”

        这句话说的确实堪称豪气万丈。

        在此之前,唯一一种被华夏这边自主改进并成功实现量产的航空发动机型号就是从R11F-300仿制并一路小幅度升级过来的涡喷7/涡喷13,被用作目前几乎所有国产主力型号战机的航空动力。

        不过那说到底毕竟只是苏联在50年代初期的技术,在三四十年后做一些小幅度技术改进并不算困难。

        而D436就算放在90年代中期都是一种并不算落后的型号,在某些性能上甚至还要优于西方同类型产品。

        其三转子结构也是华夏这边此前从未接触过的。

        按照过去的经验来看,这样一种型号哪怕只是完成国产化,恐怕都要颇费一些周折。

        不过这话既然是常浩南说出来的么……

        丁高恒还是在心中暗自调高了一些期待值。

        “航空动力,在过去几十年来,一直都是制约我们航空工业发展的最主要命门,要是浩南同志这次能把涡扇10这个推重比8一级的第三代大推给攻关下来,咱们两种型号的国产第三代战斗机就真正意义上没有了后顾之忧。”

        或许是受到常浩南的信心鼓舞,旁边的梁卓平也不由自主地开始畅想起新发动机定型之后的情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