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3章 空警200,楔尾天线 (6 / 7)

作者:十月廿二 最后更新:2025/7/2 22:55:25
        “不过我想说的重点不是这个,而是这类平衡木天线,无论怎么设计,都无法避免支架在垂尾处引起侧洗,干扰垂尾来流方向,同时支架的阻滞作用又减小了垂尾上的来流速度,可以说这个支架对航向稳定性的破坏甚至还要大于雷达天线本身。”

        “竟然是这样么?”

        对于非航空专业的人来说,这个结论乍一听确实有点反直觉,但空气动力学的问题就是这样,一些不起眼的小地方反而事关重大。

        “没错。”

        常浩南点了点头,手上勾勒线条的动作也是飞快:

        “要想弥补这个稳定性损失,不仅需要在机尾设计两片很大的腹鳍,还得考虑把垂尾部分也加高,要是伊尔76那种大飞机也就罢了,但运8的最大起飞重量也才60吨,经过修改之后对于结构的影响很大,还要进一步对机体进行调整,这个工作量就太大了。”

        “所以咱们不如思路放开,干脆不要这个碍事的支架,把雷达阵面直接跟机身连接,让天线本身作为支撑结构,这样对于航向稳定性的影响和带来的阻力反而都要更小,而且还能获得更大的阵列面积,另外在侧视天线的上面还可以再增加一个类似‘帽子’的结构,安装两面前后方向的天线阵列,虽然性能肯定和侧面不能比,但至少也算是实现了360°全覆盖。”

        “这样虽然还是会有一些影响,但只要加两片腹鳍就可以抵消了,几乎不需要对飞机整体结构进行大的修改。”

        绘画这种事情也是熟能生巧,因为这段时间他经常要用类似的办法展示方案,因此现在画出来的东西至少已经不那么抽象派了。

        至少王晓模一眼就能看明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