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个“优化”是相对而言的。
只能说,相跟同时期华夏空军装备的其它飞机比,歼8的高空高速性能更好些。
但要是和其它国家的同行们比,结果就并不十分乐观了。
比如作为截击机最重要的性能,歼8和歼8B的最大航速实际上都只有2.2倍音速。
不要说跟米格25这种飞到过3马赫以上的怪物相比,就连并非以截击作为主要任务的F4和米格23,在这项数据上都要更强一些。
更何况由于前面提到过的动力响应问题,极速快并不意味着加速快,原来的歼8在高空中的总体表现还是比较笨拙的。
作为一个单纯的导弹发射平台倒是勉强够用了,然而……
直到现在为止,华夏能给歼8使用的导弹仍然只有那五十多枚从意大利进口的阿斯派德。
实际上,付国祥是空军中少数在得知了十号工程和十一号工程的存在之后,仍然认为有必要装备新型号歼8飞机的人之一——
在加入试飞单位之前,他曾经在蓉城军区空军服役过很长一段时间,先后驾驶过歼6和歼8I两种型号。
由于这一方向地理地势的特殊性,华夏空军长期以来只能在3000米以下的机场保持全年驻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