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实验验证的部分。
在论文后面还附着另外一张纸,除了照例征求常浩南关于内容的看法之外,徐洋重点询问了他对这篇论文投稿方向的意见。
“投稿啊……”
常浩南放下手中的铅笔,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
作为伯克利毕业的博士,徐洋在论文写作方面的功底比常浩南要好上太多了。
后者如果要写外文文章,那必是要先写出中文来再翻译的,而眼前这篇显然是从一开始就用英文写成,哪怕是常浩南这样一个英语外行也能看出其连贯性和专业性。
所以这一次他几乎没有在论文上面做出什么改动,只是把滤波法的名字确定为CubatureKalmanFilter(容积卡尔曼滤波)。
倒也不是没想过装个大,直接的用两个人的姓氏来命名,但这个算法终究没脱离卡尔曼老爷子的思路范畴,不太好直接把人家的名字去掉。
反正以后还有机会。
至于论文内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