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样一次“顿悟”之后,常浩南对涡喷14的改进工作更加得心应手起来。
根据当初的故障分析,喘振诱发的位置在高压压气机的二级转子叶片上面。
因此他后面的弯掠设计优化主要针对的也是总共7级高压压气机的动叶叶栅,对于主要作用是进行来流压缩的静叶叶栅并未进行过于复杂的修改。
而恰好,那道神奇的S型射流缝可以被设置在静叶叶栅上。
这让两路并行的分工方式成为了可能。
开发进度*2
于是又过了仅仅半个月,一个几乎崭新的涡喷14发动机设计方案终于被呈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虽然由于项目进度的问题,燃烧室和涡轮的设计并没有变化。
但是,作为核心机三大部件之一的、也是涡喷14过去最令人诟病的高压压气机部分整个翻天覆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