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里听不出太多抱怨,只有一种面对客观规律的无奈。
常浩南的目光缓缓扫过这片触目惊心的“报废陈列区”,在这些承载着高昂代价和失败印记的晶圆上停留了几秒。
就在他移开目光的瞬间,视线落在了陈列台旁边墙上一个不起眼的展示框内。
框里并非照片或奖状,而是一张略显陈旧、线条密集的工程结构图。
或者更严格来说是一系列结构图。
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头了,以至于上面标注的各种光学参数和镜片结构都有些模糊。
“这个……是物镜组的设计图?”常浩南走近几步,指着那张图,“你们还做过光刻设备的研发?”
旁边几个人都微微一怔,没想到常浩南会注意到这个角落。
“常院士好眼力。”吴明翰走上前解释道:“不过这是……好些年前的事了。”
他来到那张图面前站定,上下打量了一番:
“世纪初那会儿,国内连紫外光刻机都几乎是空白,我们确实组建过一个研发团队,尝试自研核心部件,尤其是物镜系统……这张图上面列出来的,就是陆续设计出来的一系列成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