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东笑道:“或许吧,可能也跟香港地产一样,一会高一会低。”
其实香港的很多船王都没错,因为历史经验来看,航运业也是规律性的,七八年上涨两三年下跌,如同香港地产;
所以80年前后,不仅仅是包玉冈,其他几个船王也早看出问题,但他们认为熬过去就好了,却没想到因为石油危机,导致这一熬就是十几年,最终差不多都崩溃了。
现在的包玉冈,估计也是没有看到石油危机,所以判断的还不准。
包玉冈接着道:“不过,我购买的货轮还是以集装箱为主,全球都在建集装箱港口,这一个领域的发展必然能够持续很长时间,租赁集装箱货轮的公司,风险也应该低很多。”
“哈哈,说的很对。”杨文东又道:“包生,如今你也有了码头了,其实不妨考虑一下,将资本投资到码头上,码头的风险可比货轮小,这一点你应该清楚。”
包玉冈同意道:“我知道,但利润也比不过啊。”
“这就看经营模式了,或者香港物业也行。”杨文东笑了笑,码头只能说是稳定的收益,暴利是很难的,因为这些都是被政府控制的,且太高了,很多工厂就可能绕过去去其他码头,也就香港是个例外,没办法绕
包玉冈又道:“说起物业,最近还有一件事,亨利凯瑟克找到我,想要以香港中环的两栋大厦,换我旗下一艘20万吨的油轮,被我拒绝了;
杨生我看你似乎很喜欢在中环投资地产,或许可以跟他们问问。”
“大厦换油轮?”杨文东心中惊讶,他似乎记得历史上是有这样的事情,便好奇道:“我旗下也有20万吨的油轮,怡和集团为什么没有找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