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商业头脑的人,肯定不能一直处于小农思维里。
自己带着几个人守着这份挣钱的门路固然风险低,不容易出漏子。
可几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如果鹰猎小队的人员扩张,只要安排好各自的狩猎山场不重迭,每天野味儿数量自然也会跟着增长。
想要挣大钱,靠自己一个人或者少数几个人是不够的,要把盘子做大,这样利润才会更高。
开大劳的,没有一个是自己打工攒钱买的,有了下属的员工组织划分,岳峰自己才能解放出来。
家门口周边的长白山山脉,野生动物的资源密度跟后世比,堪称恐怖,多组织那么几个猎队儿,将不同村落周边的山脚下缓冲区、土岭子、次生林、择伐区等合适的场子啥的都囊括到放鹰的范围里,一秋天下来,肯定不少逮。
至于好多人可能会质疑,难道山上猎物是定点刷新怎么抓都抓不完的这类言论,其实也很好解释。
所谓的山林,可不是一个方圆几公里的山包,走两步道就能绕着山头一圈。
长白山山脚下的大小支脉山梁绵延几百上千公里,距离村落聚集区近有人类活动的的缓冲区才占多点范围。
这边地广人稀,那么几口子人撒到动辄几十里一道的山梁子里去,就跟抓几颗盐粒儿撒进黑龙江似的,下游还能喝出咸味儿来不成?
只要在春夏两季,小鸡野兔等动物繁殖的季节不过分的攫取透支资源潜力,长大的山鸡野兔飞龙鸟等种群密度就不会有大的波动,短时间里这就是一笔可持续性发展的赚钱门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