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866 园中之王(中) (3 / 5)

作者:飞鸽牌巧克力 最后更新:2025/8/29 7:28:00
        它最初并不起眼,只是这无尽绿绸上一条色调稍深的织纹,可是因为詹妮娅在思索现状时一直盯着它,这道起伏的织纹就渐渐在邻近的丝线中洇开了——这样想或许有失客观,但这就是她最真实的感觉,那阴影是随着她的眼光停驻才变得清晰起来的——它已经扩大成了不可能是草缝阴影的形状和面积,因此必须是某种别的东西,意识到这点使得詹妮娅有点害怕,但是她不愿就此绕路逃走,而是安慰自己那应该不是什么危险事物,因为它一直没有明显的移动。她坚决地想这地方太空了,生态也太单调,不可能会有狮虎一类的肉食野兽栖息——尽管如此,她还是在快要接近目的地时松开了抓着剧作家胳膊的手,自己一个人蹑手蹑脚地靠近过去。她的判断侥幸对了,或者正因为她的判断才有了这样的结果。在穿越层层草丛的掩映后,那深重的阴影只是一片墨绿色的池塘。池水完全被某种微小的藻类占据了,像一大盆用粉碎机打过的浓稠艾草汁,简直已看不出液体的质地。詹妮娅甚至感觉自己可以快速地跑过池面而不沉底。

        池水平静得犹如玻璃,直对着银辉耀熠的天空,却没有一点反光的迹象,像草原长出了一只空洞洞的死人眼睛。她根本不敢走近池岸,让自己的身影照入这只大地的幽瞳中,因为她不知道这蒙尘积灰的天窗底下究竟藏着一颗怎样的心。最终她离开了这片深浅难测的狭小水域,如逃离魔窟般急切却又小心,等回到剧作家身边时她才终于又能顺畅地呼吸。

        她牵着他远远绕开了池塘,继续往前方走去。这过程中她尽量还是用余光盯着那里,直到她必须要看向前方,确保没有走错方向——他们身后已经看不到来时的黑暗之地了,而将她环绕包围的草野和光穹看起来又都毫无区别,要判别行进方向全靠她自己的印象。在绕过池塘以前,她还有一种勉强算靠得住的方法,那就是观察剧作家的行走方向;他尽管神魂颠倒,走路的步伐还算是稳当的,从不左摇右晃,同时视觉又不受周围风景的干扰,她由此假定他对方向的记忆要比自己靠得住。可是当她选择了绕路时,情况就变得不同了,她亲自调整了他们的行进方向,无法确定这半个圈子兜回来时产生了多大的偏移。

        这件事会有严重的影响吗?她是不是应该直直地从池塘边经过,而不是轻率地偏移旧路?没有人能告诉她答案。当她数着自己已经走出了至少五十步,不至于被池塘下的某种东西看见时,她才回过头张望身后,想通过池塘的方位来矫正他们这次绕路导致的方向偏移。但,她什么也没看见。从她的左手边一路望到剧作家的右肩方向,他们后方肉眼可见的半圆形视野里什么都没有。那座池塘消失了。

        她拉紧了剧作家的胳膊,两条腿迈得更快更急,让自己的脚步能赶上心口咚咚猛跳的节拍。如纱如雾的惴栗发散于绿浪之间,那座消失的池塘仿佛一直在背后追赶她。她想象着它是一只可活动的眼睛,在她转头不看的瞬间就闭上了,然后在大地的肌肤下悄然潜游,转移到另一个她无法看见的地方;也许就在她下一次低头时,那池塘就会出现在她脚底……

        这种恐惧持续了好一段时间,但池塘并没有回来。当她因轻微气喘而想要放慢脚步的时候,远处漂浮的绿点变成了飞虫。这一次她没有那么紧张,而是任由它们飞近后再行观察。她一点也不认识这些飞虫的品种,但当她觉得它们太安静时,草丛里就真的响起了虫鸣。那繁复交织的鸣声非常悦耳,它混杂了蝉蜩的洪亮、螽斯的高亢与树蟋金属铃般的清脆。当詹妮娅凝神分辨时,她简直可以从中听出任何一种夏秋树林里常见的鸣音,而且全都演奏得那样完美无缺。

        她牵着剧作家穿过了这片重歌叠唱之地。当鸣声渐悄后,飞虫也在她的后方消失了。接下来出现的则是那块眨眼间变成了巨龟,又从乌龟变成了灌木的石头。到了这一次,她已经不能够忽视这片草野越来越明显的变化:新事物出现的间隔正在变短,而世界变得越来越扭曲;她只需要走一百步便能抵达原本的天际线,要么是她的视野范围在缩短,要么就是这世界正在弯曲形体,把他们高高地拱在脊背上……剧作家脸上的光彩越来越明亮,眼神好似正看着他曾经讲述过的那个完美天界;与此同时一种不自然的僵硬却在他唇边蔓延。好几次他面颊抽搐,嘴唇翕张,明显地想要说点什么,可又被他自己强吞了回去。他的嘴好像给人上了嚼头,脚步亦如拖着铁索铅球般沉重,时不时就需要詹妮娅拽一把才肯继续往前走。难道你也在害怕往前走吗?她几乎是带着点忿忿的心情想,你刚带我进这里时可是从容得很呐。

        天空微微地暗了下来。这个世界的天上没有任何可辨形状的天体,只有最初那轮融化的月亮,因此这种光线变化绝不是日落造成的。似乎是一层轻雾升了起来,遮蒙在天地之间,让那片澄亮天空离她的立足处益发遥远难及。她倒希望这种变化也能眨眼间消失,可偏偏它却没有停止。

        葱翠的草丝在雾阴里变成了青碧色,接着则是接近傍晚时分的墨绿色。她吸进肺里的空气又湿又冷,其中掺杂着苦涩呛人的烟火气味,使她想起过去那群在冬季早晨跑到镇子边缘偷偷焚烧秸秆的人;那些人是一伙在附近村镇游手好闲的年轻小子,总是作为负面典型与提防对象而被她妈妈提起。他们并不住在她的社区,因此她也不太了解他们的来历、家庭或生活背景。他们曾经在深夜的镇子中喧闹,在酒馆里跟人打架,然后在几次寒冬过去后,这伙人就如偶然闯进村庄的野生动物般销声匿迹了。他们去哪儿了呢?有一两个成年后应该是坐牢了,或者还有搬走的、浪子回头的、醉酒后开摩托兜风撞死的……

        有一团响亮的笑声从她身后倏然掠过。那声音巨大而嘈杂,掀起的气浪吹在詹妮娅的后颈上,如同某种怪叫着的巨鸟刚刚振翅飞走。她吃惊回首时没有找到那样的鸟,但是那喜悦的、混沌的、冷酷无情的笑声却还回荡在她脑中。当年,在她还很小的时候,那些在林边焚烧斜杆的人也发出这样的笑声。他们烤火时顺道也烧掉些从低年级学生手里抢来的小物件,或是烟草,还有不知属于谁的零钱包。在马尔科姆的工房里,她曾隐隐听到和焦烟气一起传来的猛烈笑声,可是那笑声听起来是干涸的,没有情感与生气的,和秸秆飞扬的灰烬一样窒息呛人。

        她趔趄了一下。好像有谁在背后推了她一把。但是身后什么人也没有。半空中的寒雾如漩涡般层层凝聚,注视着他们在光芒渐逝的草原上挣扎跋涉。每往前走一步,雾后的天空就都更加暝晦;倘若还不肯掉头返航,他们就将一步步走到深沉的黑夜中去。并且这一次,再也不会有其他人找到他们,或者有星辰甘愿融化自己来为他们照明了。

        更多的声音在雾光草影中出现了。它们大笑、大哭,喃喃低语或撕心裂肺地吼叫;那一切回音般的话语,有些依稀是用她的母语说的,有些则是英语和汉语,还有那些远房亲戚们的法国南部口音,甚至根本就只是一些无意义的嚎音。它们也不是在对她说话,而是沉浸在自己的舞台上。她觉得自己好像落进了一团由残缺信号汇成的电磁波云团里,而收音机的调频旋钮正被发狂似地转来转去。每一个片段都猝然而起,又在未尽前戛然而终。在那一个个转瞬即逝的声音里,她根本来不及捕捉具体的词句,更无从知晓它们的意义。可是那些声音里强烈的感情却深深扎根进她的脑中,令她感到肝肠寸断,痛贯心膂。她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想握住一团注定要熄灭的声响,可当她将手臂从浓雾后缩回来时,皮肤上沾染的只是一层黢黑呛人的草木灰。它们从她的皮肤上纷扬飘落,落入滋养草野的土地中。这些声音最后的归宿不过如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