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神实验室有相对的数据。
当跑步时身体重心垂直振幅每增加1厘米,下肢肌肉在蹬伸阶段需要多输出约3%的能量以抵消重力影响,
而侧向偏移每增加1厘米,步频效率会降低约2%,因为部分肌肉力量会被用于纠正重心偏移。
对于百米跑而言,全程约45-50步的步频意味着,即使微小的重心偏差,经过多步累积后也会造成巨大的能量损耗。
这就是“身体重心移动路径越接近直线,能量损耗越少”的底层逻辑——直线运动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能量的定向输出,减少了分力造成的“无效消耗”。
那怎么减少这个问题?
就是苏神正在做的。
尤其是,他可以超级反应的决赛。
短跑项目的特殊性对重心直线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中长跑不同,百米跑属于极限强度运动,运动员在全程都处于无氧代谢状态,肌肉供能系统的效率极限决定了“每一分能量都必须用在刀刃上”。
优秀百米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能量利用率比普通运动员高15%-20%,其中重心轨迹的直线性贡献占比超过30%。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