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望向眼前目光清亮的少年,眼中不由带了几分欣赏与期许。她微微颔首,郑重说道:
“你说得对,学问之道在于致用。中央书局本该海纳百川,而非囿于一家,你做得很好。”
她话锋微转,语气中多了一分现实的考量:“只是今年岁末呈报,仍须以儒家经典为重。待来年开春,我定将你精心整理的这些百家著作,统一刊印推行。”
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这与时局不符的理论。自然不能对外人所言。
后面陆续有几位编辑将填好的表格交到明月手中。
王卓君只简单扫了一眼,便发现其中有好几人填写的书目竟一模一样。
待所有人交齐,她轻咳两声,稍稍提高了声音。那尚带稚气的嗓音里,却透出与年纪不符的沉稳与审视。
“诸位交来的表格,我已看过。”她目光扫过下方众人,语气平缓却带着压力,“其中不少人填写的是《礼记》、《春秋》、《论语》这些书。”
“我不否认,年底的确计划刊印这些儒家经典。但若人人都做一模一样的工,未免太过浪费人力时间。既然做的是相同典籍,总该让我看出各位工作的区别在何处?这其中的差异,谁能与我分说一二?”
王卓君的语气中带着些许不易察觉的讽刺,听来竟有几分阴阳怪气。她眉宇间也染上几分轻慢,本以为今早见到他们那般忙碌是转了性,没想到仍是换汤不换药。
没想到,那位年长的李编辑率先站了出来,拱手一礼,不卑不亢地开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