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抓住这一机会,投入重金报道一切关于当红明星台前幕后的八卦信息,一跃成为日本五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娱乐杂志。
为了跟拍当红的东映明星中村锦之助,《平凡》曾派一名编辑从东京到京都拍摄取材,天天跟着中村锦之助在京都的街道上游逛,这次报道花费了100万日元。
为了拍摄富士山主题的艺人写真照,三名编辑在富士山的高级旅馆里连住几天,花掉250万日元。
虽然当时的日本出版界,岩波书店,中央公论,新潮社,文艺春秋,讲谈社,小学馆这些出版巨头的风格都以思想启蒙或文艺批评为主。
出版业界对于“凡人社”这种依靠爱豆八卦和写真拿下半壁江山的出版社评价不高,认为他们是真的“烦人”。
《平凡》系杂志也因此被传统业界认为是内容低俗的街头读物。
但创始人清水达夫却对自己的信念坚定不移,对这些偏见不以为然。
他认为,当前大众的思潮和生活方式才是推动日本社会前进的原动力,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大众文化才能代表日本现代社会,对《平凡》的偏见是日本知识分子的文化歧视。
事实也正如他所预料,任何反对意见都阻止不了民众的需要,阻拦不住潮流杂志的成功。
到了六十年代,凡人社更名为平凡出版,已是坐拥三本百万级别销量的超大型出版企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