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因为岩波书店、平凡社等大型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许多喜欢华夏文化的日本知识分子中诞生出了一批忠实的「红迷」,虽然数量不多,但极为痴迷。
而所谓「冷遇」则是相较四大名著里的其他三部而言,《红楼梦》知名度偏低、读者偏少、读者面偏窄。
日本的普通读者大多知晓《水浒传》、《三国演义》(日本称为《三国志》)、《西游记》,但对《红楼梦》却知者寥寥,知道的多为有过汉语学习或研究经历的知识分子阶层。
持续研究此书的更是少之又少。
其他三部名著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很容易吸引一般读者,《红楼梦》却并非以情节取胜。
此外,《红楼梦》将中国语言文字的美用到了极致,大量诸如谐音、双关、拆字等对汉字音、形、义的出神入化的运用,乃至各类文体、风格不一的韵文等,即便是最好的译本,即便是
伊藤漱平这样的日本「红楼泰斗」也很难还原其中效果。
读者的审美享受从而会大打折扣。
但最最关键的,还是日本有一部和《红楼梦》极为类似的经典作品《源氏物语》。
这部描述的是平安时代的贵族生活,还影射了当时日本的皇权和政治斗争,且成书比红楼要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