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与中华的关系,跟大众的想象中,有很大的不同。
最明显的表现就在于,除开目前这块二百年的时间里,倭国与中华,关系并不亲近。
这不但是指情感上,也是指文化上。
可以这么说,倭国在遣唐使潮流结束以后,就基本跟中华没有多少关系了,他们在遣唐使学去的似是而非文化上,确实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
虽然这个特色,非常垃圾,但确实是他们自己的东西。
后世倭国那种在除开东亚人能辨认出来,外国人看着跟中华文化没什么区别的日本文化,实际上是此时,也就是甲申后这二百年,重新塑造的。
做一个简单的比喻,那就是倭国的文化在遣唐使结束后发展出来的文化,是一种披着唐代文华特征外衣,但内里却是非常野蛮、诡异、荒僻、落后的孤岛文化。
哪怕他们跟大明在朝鲜打了一仗,也有很多浪人出海与中国人组成洗劫大明东南的海盗,但文化交流依然少得可怜。
倭人在这段时间,从一个接受了华夏文化,看着有点文明的国家,迅速退化的非常落后。
而到了甲申以后,大量明末知识分子不肯臣服满清,纷纷顺着福建海商们打通的道路,东渡去了日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