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五十八章 倾向 (14 / 15)

作者:西湖遇雨 最后更新:2025/8/4 16:29:35
        为此,姜星火和朱高炽召开会议商议讨论出方案,并给在外的朱棣奏请后,临时成立了河漕总督,并且加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衔。

        而人选,正是在江南治水过程中有着丰富经验的礼部左侍郎宋礼。

        这样宋礼就有权力协调各省,统一调配资源,并且能够弹劾所有不配合治理黄河工作的官员。

        而河工主力,则由备倭军担任,同时有偿招募部分沿河民夫。

        磨刀不误砍柴工,宋礼从永乐三年开始,带着叶宗行等一票治水、筑坝、爆破等方面的专家,前往黄河流域考察地形和具体的水文条件,跑遍了沿河的几十个府县,基本掌握了现在黄河的情况。

        随后宋礼制定了全盘、分阶段的治河计划,按照姜星火传授的“束水冲沙法”进行治河,同时以产量极大增加的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堤坝建材。

        “如欲深北,则南其堤而北自深;如欲深南,则北其堤而南自深;如欲深中,则南北堤两束之,冲中间焉,而中自深。”

        姜星火的口诀,宋礼已然烂熟于心。

        因此,靠着“正堤、遥堤、淤堤、内堤”的四道堤坝技术,宋礼坚决执行起了姜星火对于治理黄河的规划,也就是先在下游复位恢复旧有出海口,随后再进行中上游的植被恢复.不过后者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坚持就是了,而且由于小冰河时期的缘故,即便进行了,效果也不见得会非常明显,属于是百年大计,急不得。

        作为治水专家的宋礼很清楚,这是他仕途的转折点,只要能够治理好黄河,那么最好的结果自然是直升工部尚书,抵达人臣之巅,最差的结果也是平调到工部当左侍郎,过几年再升工部尚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