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错法》篇和《去强》篇吗?」
杨士奇轻声道:「明君之使其臣也,用必出于其劳,赏必加于其功;功常明,则民竞于功;为国而能使其尽力以竟以功,则兵必强矣。」
「重罚轻赏,则上爱民,民死上;重赏轻罚,则上不爱民,民不死上。兴国行罚,民利且畏;行赏,民利且爱。」
这里的意思很好理解,就连朱瞻基这种小孩子都听懂了,说的无非就是赏罚与百姓之间的关系,加重刑罚、减轻赏赐,就是君上爱护人民,人民就肯为君上死,反之亦然。
朱瞻基很聪明,他想了想问道:「所以杨先生觉得,百姓如果自己能获得利益,来自君上的赏罚,就失去了一半的效果?」
「不错。」
杨士奇点点头说道:「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不赞同太过开放和扶持商业的原因,若是朝野上下形成风气,那百姓心中的那颗逐利之心就会无可遏制,不仅是朝廷不好管理百姓,而且朝廷控制百姓的手段,也会失效。」
「须知道,小人畏威而不畏德,可即便是朝廷法度刑罚,也不是万能的......若是万能的,暴秦、暴隋怎么就亡了呢?」朱瞻基天生聪慧,不是没有辨识力的儿童,他对是非对错,有着自己的判断,所以略一思考后,说出了直击杨士奇灵魂的话语。
「—可是这样朝廷能有钱。」
杨士奇深吸了一口气,告诉自己,童言无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