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又试图将自己的和谈思路与刘艾的保驾想法结合起来,但这想法听起来更加渺茫,充满了不确定性。
里应外合?郗虑的声音尖刻起来,与谁合?与斐贼合?司徒公,你这是要将陛下从狼窝送入虎口吗?曹丞相虽跋扈,至少表面上仍尊陛下!那斐贼呢?他的檄文早已暴露其心!他将陛下迎去,是继续尊奉?还是行废立之事?甚至……届时恐怕又是一杯鸩酒!!此计绝不可行!
刘艾被郗虑抢白,又觉得王朗的想法过于天真,不由得也有些恼怒和烦躁,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就眼睁睁看着陛下深陷险地,坐以待毙不成?郗大夫既然认定斐贼十恶不赦,丞相亦非善类,难道有何高见良策?莫非真要等城破之时,玉石俱焚?
郗虑面色阴沉,咬牙道:固守待援!兖、豫、青、徐,仍有忠义之士!只要陛下旗帜在此,天下勤王之师,必会络绎而来!届时内外夹击,或可破贼!即便……即便最坏的情况,关城陷落,你我为臣子者,舍身取义,以身殉国,保全臣节,亦是理所当然!岂能妄图与虎谋皮,行险侥幸?
王朗连连摇头,勤王之师?谈何容易!曹丞相精锐尚且被骠骑打得节节败退……各地州郡,惊惧犹疑,谁敢轻易来援?至于殉国……他脸上露出苦涩,死固然容易,不过一念之间。然则死后呢?陛下怎么办?汉室社稷怎么办?我等一死了之,或将致使陛下彻底无人维护,汉室顷刻倾覆!此岂是忠臣所为?乃是置君父于不顾也!
刘艾则对郗虑的殉国说更是不屑,殉国易,保节难!郗大夫欲全己身清名,却可曾想过陛下之安危?我等臣子之责,在于护佑陛下周全,延续汉祚,而非一味求死!死于此时此地,于陛下、于社稷有何益处?不过是让亲者痛,仇者快罢了!
三人各执一词,争论越来越激烈,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
他们都无法说服对方。
争论在交锋,碰撞,却得不到任何共识,反而使得房间内的气氛更加压抑和绝望。
每个人都觉得对方不是过于天真,就是过于偏激,或者过于理想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