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顾得眼前的经济账,而不去算整个国家账,也就成为了大汉山东之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大汉衰败的时候,因为官吏的腐败,制度的僵化,难以调集资源在边疆维持对于周边蛮夷的压制,就以东汉时期的凉州来说,在大汉后期的纷乱之中,丧失了多达110万的统计人口。
缴纳赋税的人口减少,一方面是羌族等游牧民族反复掀起起义、叛乱,当地饱经战乱,很多人逃离凉州,或在混乱中伤亡。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当地豪强的大量隐匿人口。
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汉帝国派遣到凉州的驻守将军,还是当地的豪强,想要组建压制叛乱的军力,就只能倚赖胡人,以至于后者渐渐在凉州地区中占据了人口优势,反过来又导致下一轮的叛乱滋生……
在这样的情况下,山东之人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放弃。
没错,不是改革,不是改良,而是直接一棍子敲死。
以至于大汉在边疆地区的人很难获得朝堂公平晋升、竞争机会,朝廷不断讨论放弃凉州,大汉对于边疆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支持在不断减少,没有人关心凉州的天灾人祸,生活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边疆之民必然心生怨忿。这种不满的情绪,最终以最戏剧化的方式上演……
董卓乱政。
但是在董卓之后,这些山东人就汲取了教训了么?
现在,轮到幽州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