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之时,显然国人的地位是要比野人高的,也就是说,在周朝,参军是一种荣耀,军士兵卒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是周朝大多数民众的普遍认知。每当有参军机会,他们总会积极参与,并按照身份高低依次进入行伍之中。
太史慈思考了较长的时间,然后才说道:回禀主公,或因国人忠之?
嗯……斐潜点了点头说道,然。不过,何以国人为忠,以野人有疑,而后周室微,诸侯盛?
太史慈皱着眉,很是苦恼。他知道今天和斐潜的谈话很重要,甚至有可能决定了后续的很多事情,但是他依旧没有想到斐潜会问这些问题,而不是询问他要怎么去打西域,怎么平叛乱,怎么杀军阵,怎么战于野。
斐潜看了太史慈一眼,知道太史慈并没有完全能够明白理解西域动乱的根本原因,也不清楚西域对于整个大汉的政治状态是怎样的作用,如此一来即便是太史慈担任了西域都护,也不太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什么进步。
或者说是斐潜所想要的那种进步。
训斥和谩骂,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是一时的压制了问题,那个问题依旧存在,就像是西域的问题一样,斐潜相信西域联军不是什么问题,可是打败了西域联军之后呢?
太史慈是否能挑起改变西域,变革都护的重任?
太史慈相比起吕布来,武力或许是差了一些,但是在文治上,则是比吕布好了一大截。
这个世界还很大,华夏需要的是文武全才,而不是文武偏财,或是骗才。
汉唐之后,尚武渐渐就变成了重文,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可偏偏却在之后的封建王朝之中得以一贯而行,论其根源,究竟是在哪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