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只要是道德上说得通的事情,基本上都符合大多数人的观念。这个并不绝对,因为世界上基本上来说就没有绝对的事情。就像是现在郑玄面临的状况,那个对?那个错?
如果说郑玄投降了,那么不是简简单单的修改一句话啊!
这意味着郑玄夹藏在《礼记》注解之中的私货都可能需要重新改写!甚至还会波及到其他的经文注解上!
这才是郑玄最为头疼的地方。
士大夫推崇的道德标准都很高,几近于圣贤,平时说说可以,指责他人也是无妨,但若是要将这些圣贤道德作为衡量标准放到自己身上……
郑玄想象一下都觉得很可怕。
郑玄不是圣人,所以他在注解经文的时候,多多少少会根据自己的心意,添加了一些私货,这是很常见的行为,孔子这么干过,贾谊也这么干过,郑玄也这么干过,然后往后的一帮子人也是这么干的。
因为在翻译和注解过程当中,想要夹带私货简直太容易了。
后世当中有一些小白,动不动就说旁人写的文章是夹带私货,好像是这么一说,便是站在了审判者的位置上,高高在上,爽得不行,但是实际上这些小白连夹带私货的定义和范畴都不清楚,只是听了旁人有这么说,然后自己也跟着讲,来彰显自己的聪慧而已,就像是那些读经书注解读傻了的家伙一样。
摆在郑玄面前的,便是只有两条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