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雨泽知道,这场关于燃油车转型的探索,还远远没到终点。
但只要看着这些车在这片土地上跑下去,看着治沙人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他就觉得,不管未来有多少挑战,这条路,走对了。而那些流淌在车辙里的汗水与智慧,终将和沙漠里的绿意一起,生长出更长远的春天。
开春的军垦城还带着沙砾的凉意,光伏产业园的中控室却暖得像揣了个火炉。
李林东刚挂了沙特阿美集团的越洋电话,转脸就看见办公室门口站着两个穿白袍的男人——
为首的是卡塔尔能源部顾问阿勒萨尼,身后跟着的翻译正举着平板,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阿拉伯语订单。
“叶先生说过,‘双能车’能在沙漠里跑十年。”
阿勒萨尼摘下墨镜,指节叩着展示柜里的储氢罐模型:
“我们需要三百辆改装版,加装沙尘暴过滤系统,还要能直接牵引石油钻井设备。价格不是问题,但必须三个月内交货。”
话音未落,走廊里传来皮鞋碾过地砖的清脆声响。
德国博世集团的亚太区总裁施耐德带着工程师团队闯了进来,手里攥着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检测报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