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有点复杂的,涉及了东瀛宗教神佛习合的本地垂迹等等问题,我找找……”
卫宫嘴里一下子吐出了一听就很有深度的学术理论专有名词,同时从桌案上翻找起了典籍记载。
夏弥非常想要吐槽卫宫——这家伙明明不像自己整天钻研这些,怎么懂得这么多?……最终她硬生生憋住了浪费时间的吐槽环节,站起身子和卫宫一起在书海中搜寻。
“找到了!晴明公的《金乌玉兔集》,记载了牛头天王是北天摩诃陀王,是曾仕于帝释天的天刑星转世而来,即是说牛头天王与帝释天的关系是下属与上司的关系。”
“《金乌玉兔集》还提及了牛头天王有一段与神道教中北方武塔神(被视为与须佐之男是同一位神)基本相同的故事框架。”
他又翻开另一本《祗园社记》,“无独有偶,《祗园社记》记载牛头天王是武塔神之子,是药师如来的垂迹,也就是说在这里牛头天王成了须佐之男的儿子。”
在这里,药师如来显然和须佐之男划上了等号。
这就是“神佛习合”,东瀛神道教与外来佛教信仰融合而成的体系。神佛习合之中又有一种理论叫做“本地垂迹”,认为八百万神明全部都是佛菩萨、天部诸位的化身(权现)。
比如伊邪那岐是释迦牟尼、阿弥陀如来;伊邪那美是千手观音;天照大神是大日如来、十一面观音;月读命是阿弥陀如来;大国主是大黑天;迩迩艺命是释迦牟尼;稻荷大明神是茶枳尼天、惠比寿是毘沙门天、不动明王……
总之就是这么一一对应下来,须佐之男就成为了药师佛的化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