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90年代中期,486微机性能“飙升”,再加上Windows3.2操作系统,就可以很好地支持汉字处理,完全不需要汉卡的辅助,更没有附加成本,汉卡这才退出历史舞台,成为老古董记忆的一部分。
如果不是陈凡在大学里听老师讲古,说到过这个东西,他一个95后跟汉卡可以说毫不相干,更别说还能给出思路,让周正东回美国后找人研究。
现在自然是拿来主义,就看老舅给不给力。
周正东心里还是有些没底,虽说英文字母和拼音字母相同,可是拼音不代表英文,想要使用拼音输入法,也还是要重新学习拼音呐。
不过到底是外甥拜托他的第一件、也是唯一一件事,自然一口答应下来。
同时他心里也清楚,万一要是外甥的思路是对的,真的研究出了汉卡,那仅仅凭这一样东西,外甥就有可能成为亿万富翁。
除了内地之外,包括港澳台在内,海外华人数量高达四五千万,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需要这个东西,那得是多高的价值?!
几亿美元有没有?!
何况这种电子产品属于消耗品,坏了之后就得换,钞票源源不断,就是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
哦,对了,外甥手里还有个西幻的创意,那又是一只金母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