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现在的思路,是利用已经非常成熟的‘拼音’,来进行汉字的检索。拼音字母与英文字母完全相同,这就意味着可以直接嫁接在已经逐渐成熟的微型电脑上面,不需要像从零开始那样投入巨资去研发。
另一个,微型电脑的扩展性,又为这种嫁接提供了可行性。
所以,只要能够解决汉字在屏幕上如何显示的问题,再研发出一种‘汉字扩展卡’,就能实现在电脑上打汉字。”
说完之后,他两手一摊,“但是我也只能提供思路,具体如何去解决,还需要您回美国之后,找人去研究。”
昨天他听说AppleII可以扩展内存,还有8个扩展插槽,当时就想到了一个东西,汉卡!
汉卡这东西的出现,主要源于两点。一个是早期的电脑没有傻瓜式的操作系统,同时自带的程序只有英文,国人想要通过微机处理文档,几乎不可能,但是又有这方面的实际需求,怎么办呢?
那就自己做。
将汉字系统集中在一张扩展卡上,再连接上电脑,就可以使用汉字处理文档。
而这种扩展卡模式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尽量少占用电脑自身的内存空间,不影响电脑的使用性能和效率。
汉卡出现之后,在国内几乎成了电脑标配,谁要是买了电脑还不配个汉卡,那就跟买了锅却没买锅铲一样,只能对着电脑发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