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如果只在本地区办,是招收不了多少人的,能凑几百个就顶天了。
虽然当时心怀文学梦的很多,可绝大部分都是叶公好龙,或者说在当时的人看来,文学创作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许多人因为自卑、或者畏惧身边人的眼光,总不敢去追梦。
所以为了招生,当时这个函授中心就想了一个办法,在《文汇报》上面打一个招生广告。
文汇报那可是全国发行的大报,每日发行量都有好几百万,而且受众又正好将那些文学青年囊括在内。
结果怎么着?
爆了!
广告打出去,原本只计划招收2000名学员的函授中心,不到一个星期,便收到一万两千多封报名信。……信里还夹着10元的学费。
按照当时的寄信速度,估计这些全都是包邮区的文学爱好者。
随着时间延长,报名人数飞速涨到两万多人。
吓得函授中心紧急开会商量对策,一边再次打广告,宣布招生名额已满,求求不要再寄报名费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