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陈凡干咳一声,说道,“其实很简单,作协以前不是经常举办文学创作学习会吗,你找人把以前的一些资料翻出来,剔除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挑选出真正的干货,哦,干货就是有用的意思。
然后改编成写作教材,做成可以函授教学的那种,课程名称就可以叫做‘文学创作函授班’。”
“文学创作函授?”
何青生满脸古怪地看着他,“这样就能一年赚几十万?”
怎么没见其他哪个函授学校一年赚几十万?
陈凡笑了笑,“具体能赚多少,要看您这边准备安排多少人来干这个活儿。如果只有几个人,肯定只能赚得少,但是应该也能有个几万块。
要是安排的人多,十几万、几十万,绝对没问题!”
他这个主意可不是空穴来风。
80年代初,温州的《文学青年》杂志社,搞了一个文学函授创作中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