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期的《人民文学》,单就《伤痕》这篇,就快要被翻烂了。
大家都纷纷愤愤主人公和母亲划清界限的冷血,却又在最后感慨,主人公后悔了,母亲却已经去世了,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无法弥补了。
时代的裂痕,就这么彻底地凝固在了那,成为了个人永远的伤痕。
人们常说一万个人眼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一本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入观看和思考,往往有不同的感悟。
《伤痕》也是一样的,不同经历的人,看到《伤痕》之后,都能从里面不同的角色,看到自己的影子。
有的人觉得,自己是那个和母亲决裂的主人公,有的人却认为,自己是那位被打倒伤心欲绝的母亲。
但最终毫无疑问的是,《伤痕》火了,成功了,甚至刚发售第一天,就有激动的京城书迷们,跑到了《人民文学》杂志社的编辑部来。
主编张光年都愣住了,《人民文学》复刊以来,上面发表过的稿子不少,精彩好看的也比比皆是。
但从来就没有一篇,能够像《伤痕》一样,如此迅速地引发轰动的效应来。
“海子呢?海子在编辑部么?他写的《伤痕》太好了,我们要见海子。”
“编辑同志们,写出这篇《伤痕》的作者海子,和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一代人》的大诗人海子,真的是同一个人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