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这篇《伤痕》写得太好了。特殊时期,让多少人的骨肉分离,让多少人陷入一生的悔恨当中啊!
这篇《伤痕》真的是写到了我的心坎里去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放下《人民文学》后,老人却再也不想往下看其他的文章了。
他久久不能平静,脑海当中将这十年来所经历的一切悲剧与苦痛都给过了一遍。
然后立马下定了决心,拿出了稿纸和钢笔,随着笔尖在纸张上沙沙沙的划过,用一字一句,去重现自己这十年来逝去的光阴。
……
而以上这样的场景,不仅是发生在部委大院这样的高级干部身上,还有许许多多此时依旧还处于劳改农场,处于农村基层的知识分子们。
他们憋着的十年,终于有人用一篇给说了出来,简直是在为他们这个群体在发出了声音来呀!
尤其是,当他们看到写出这篇《伤痕》的作者,竟然是写出《一代人》来的大诗人海子时,就更是彻底成为了海子忠实的书迷了。
在基层,一本《人民文学》往往都是大家一起凑钱买来的,回去之后,你看完之后我再看,谁有空谁看。
往往纸张都要被翻到皱起泛黄,有些好的文章,还会被翻上无数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