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凌凌的豆腐水很快从麻布里面挤了出来,第一次做,赵清虎没找王木匠打造专门给豆腐定型的工具,四面八方都是敞开的。
好在他一直看着,不至于把豆腐压扁成老豆腐。
半个小时,估摸着最下层的豆腐成型了,便跟秦氏一起,把上面的抬起来,撤出最下面一层豆腐。
麻布解开,果然,里面的豆腐成型了,伸出手指压了压,有弹性,不是嫩豆腐,也不是老豆腐,刚刚好。
三板豆腐全部成型,上称一称,不多不少,十八斤豆腐。
五斤黄豆,做出来十八斤豆腐,若是再压一压,就是老豆腐,总量会减少,当然提前拿出来,就是嫩豆腐,重量肯定会增加。
可嫩豆腐不好运输,容易破碎,怕是卖不出去。
自己弄的,刚刚好。
一斤黄豆两文钱,就算是豆腐一斤一文钱,三斤半豆腐也有三个半铜板,这利润足有75%。
果然,做买卖就是赚钱。
更何况,他们还喝了豆浆、吃了豆腐花,还得到了不少豆腐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