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利息五分,这利率可能有点高,可利率高不太可能。
借钱付息,大唐的老百姓都不陌生。
每年春耕,对于无力负担耕牛和农具的贫农,地主老财都会贴心地提供“助农贷款”。
每逢水旱蝗兵等天灾人祸,农民颗粒无收、无以为继时,地主老财还会的送上“消费贷”。
利息也不高,不过是两成到翻倍,每月,而已。
横向对比之下,这战争债券的“年息五分”就显得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然而,你还真不能说这利息低。
因为那时候发出去的借款,一多半是收不回来的。
毕竟没有全国联网的信用系统,借出去的钱就像泼出去的水。
债务人往山里或者外地一躲,这人就找不到了,钱也别想收回来。
就算本地土豪放出去的款子,也常常竹篮打水,连本带利亏得一干二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